小時候過端午,總是等在電視機前面看著划龍舟的轉播,
當時三台總是非常盛大的轉播各個地方的賽事,
而全家也都非常認真地看著轉播,一到端午節一定要看划龍舟比賽才算過節.
就跟國慶日一定要守在電視機前面看總統府前的閱兵、表演一樣.
還記得小時候還曾經跑去高雄愛河實地看划龍舟,
總是人擠人的盛況,岸邊擠滿觀看加油的民眾,十分熱鬧.
有機會的話,還想再去體會看現場划龍舟的實況.
說到這個,我堂哥去年也有去划龍舟,而且還划到日本去了呢!
忘了是去表演還是比賽,呵呵,也因此我得到了一個日本的小紀念品.
吃粽子也是個重頭戲,以前幾乎每家都會包粽子,
到現在,我家還是每年都包粽子,而我也最喜歡吃我媽包的粽子,真的很好吃!
有時候我也會幫忙包,不過包起來很醜就是了,一點也不專業.
粽子有北部粽跟南部粽,大致的分法應該是
北部粽的料都是熟的,連米也是熟了才包在一起,吃的時候用蒸的就可以,
南部粽的大部分的料也是熟的,但米是生的,包完之後,粽子是用水煮煮熟的,
南北粽用的粽葉也不同,但粽葉名稱我就不曉得了,沒研究.
大體上,我喜歡吃南部粽,大概是吃習慣了這種口味吧!
不過今年我又吃到新的粽子,冰粽,算是甜點吧,還滿好吃的.
再來說說端午節的由來,既然是國定假日,也瞭解一下由來吧!
記得小時候的印象是,
端午節為農曆五月五日,愛國詩人屈原含冤跳江自殺,
而人們怕魚兒吃屈原,而把食物包起來丟入江中給魚吃,
為此希望魚兒不要去吃屈原,這好像就是粽子的由來.
說得很簡單,因為只是我小小的印象而已.
而剛剛去查了一下端午節的由來,跑出好多的資料,
挑了一個,有興趣的可以去瞧瞧.http://www.khms.gov.tw/longzhou/index10.htm
好像越長越大,過節的氣氛越淡,
是我年紀的關係,還是整個社會氣氛的關係呢?
我想應該是後者的成分居多吧!
因為現在的小孩、媒體不再熱中於端午節,
反而對情人節、聖誕節有比較大的興趣,
唉,突然有種老人的感嘆,
不過711還是滿熱中端午節的,
從五月初話術就一直在喊"端午肉粽預購中"!
想當然爾,是為了賺廣大消費者的錢嘛!